微量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极低但不可或缺的一类矿物质,通常占体重的0.01%以下,主要通过饮食摄入。它们在维持生理功能、促进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必需微量元素、种类多样性以及生理功能三个方面。
1、必需微量元素
这类元素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例如铁、锌、碘、硒等。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锌与免疫功能和伤口愈合相关,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若长期缺乏可能导致贫血、免疫力下降或甲状腺肿大等疾病。
2、种类多样性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可分为必需和非必需两类。必需元素包括铁、锌、铜、硒等14种,非必需元素如铅、汞等可能对人体有害。此外,根据分布特点可分为常量元素(如钙、磷)和微量元素,但两者均需保持动态平衡。
3、生理功能
微量元素主要通过参与酶系统激活、激素合成等方式发挥作用。例如硒作为抗氧化酶的组成部分,可减少自由基损伤;氟能增强牙齿珐琅质的抗酸能力。部分元素还参与DNA合成、细胞信号传导等复杂生理过程。
日常应通过多样化饮食摄取微量元素,如海产品富含锌和碘,动物肝脏含铁较高。若出现脱发、乏力等疑似缺乏症状,建议就医检测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膳食或补充制剂,避免自行盲目服用补充剂导致过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