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牙槽骨吸收是怎么回事

武媛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牙槽骨吸收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牙周炎、咬合创伤、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因素有关。该现象主要表现为牙槽骨高度降低,可能伴随牙齿松动或移位,建议尽早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牙周炎

牙菌斑中的细菌会释放毒素刺激牙龈,引发慢性炎症反应。炎症因子长期作用于牙槽骨时,可激活破骨细胞活性,导致骨质逐渐溶解吸收。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需通过龈下刮治清除菌斑,并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控制感染。

2、咬合创伤

当牙齿存在深覆合、反颌等咬合异常时,咀嚼压力分布不均会导致局部牙槽骨承受过大咬合力。长期机械刺激可造成骨组织微损伤,若未通过正畸矫正或调磨牙齿改善咬合关系,可能引发进行性骨吸收,严重时需手术植骨修复。

3、骨质疏松症

全身性骨代谢异常疾病会导致骨密度下降,颌骨作为全身骨骼的一部分也会受到影响。此类患者除牙槽骨吸收外,往往伴有腰背疼痛、易骨折等全身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仑膦酸钠片、骨化三醇软胶囊或碳酸钙D3片等调节骨代谢。

4、生理性原因

随着年龄增长,牙槽骨可出现生理性萎缩,尤其在牙齿缺失后缺乏功能性刺激时,骨吸收速度会加快。此类情况可通过种植牙修复重建咬合功能,延缓骨吸收进程。

若出现牙齿松动或牙龈退缩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口腔科拍摄X线片评估骨吸收程度。日常生活中需坚持巴氏刷牙法,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并控制血糖、钙磷代谢等全身指标,有助于减少牙槽骨吸收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