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症酸中毒可能与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饥饿、酗酒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该症状是由于体内脂肪分解产生过量酮体,超过代谢能力时引发酸中毒,常伴随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表现。
1、糖尿病控制不佳
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缺乏或抵抗,血糖无法被利用,导致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常见于胰岛素治疗中断、感染、创伤等诱因。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等药物,纠正代谢紊乱。
2、长期饥饿
过度节食或营养不良时,机体缺乏葡萄糖供能,脂肪分解增加导致酮体堆积。可能出现乏力、头晕、心率加快等症状。治疗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恢复能量供应。
3、酗酒
大量饮酒可抑制肝糖异生,促进脂肪分解,同时酒精代谢产物加重酸中毒。患者常伴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治疗需戒酒并使用维生素B1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及神经系统。
若出现呼吸深快、呼气烂苹果味、脱水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应规律监测血糖,避免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日常需均衡饮食,避免长期饥饿或酗酒,合并感染等疾病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所有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