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碎石通常不建议用于治疗结石,可能与结石体积过大、位置特殊、患者存在禁忌证或伴随感染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结石体积过大
当结石直径超过2厘米时,体外碎石可能无法有效击碎结石,残留的较大碎片可能堵塞输尿管,引发肾积水或感染。此时更适合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等侵入性治疗。
2、结石位置特殊
位于肾下盏或输尿管末端的结石,由于解剖位置限制,冲击波难以精准聚焦,碎石成功率可能低于30%。此类情况建议选择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3、存在禁忌证
对于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外碎石可能引发出血或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孕妇、过度肥胖(BMI>30)患者因存在辐射风险或定位困难,也不宜采用该疗法。
4、合并尿路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或脓肾患者进行体外碎石,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病死率可达20%-40%。需先控制感染后再评估碎石指征。
若确诊泌尿系结石,建议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通过CT尿路造影明确结石特征,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3000ml饮水量,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排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