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样皮炎是一种以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并伴有剧烈瘙痒。其皮损外观类似苔藓植物,常见于颈部、肘窝、腘窝等易摩擦部位。
该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长期搔抓或摩擦刺激是主要诱因,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或免疫调节异常,接触化纤衣物、尘螨等致敏物质也可能诱发。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出现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光泽,皮纹加深呈网格状,搔抓后可能出现渗出或继发感染。诊断时需与慢性湿疹、扁平苔藓等疾病鉴别,通常通过皮肤镜观察和病理活检确诊。
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曲安奈德软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外用药控制炎症,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夜间瘙痒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多塞平片。日常应穿着纯棉衣物,避免热水烫洗和使用碱性洗涤剂。若皮损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发热,提示可能继发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病程较长者建议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