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肛门排便与肠道改道手术有关,通常用于无法正常经肛门排泄的情况。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肠道疾病、外伤或先天畸形等因素,需通过腹壁造口实现排泄功能。
1、肠道疾病
严重的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肠道病变,当肿瘤阻塞肠腔或肠道发生不可逆损伤时,为防止肠穿孔或缓解梗阻,外科医生会将病变肠段切除并将健康肠管引出腹壁。术后患者需通过腹壁造口处的肠管排出粪便,此时排泄物会直接进入造口袋,无法自主控制排便时间。
2、外伤或手术并发症
腹部严重外伤导致肠管断裂,或妇科、泌尿外科手术后发生肠瘘,可能需要进行临时性造口术。这种情况下肠道内容物会从腹壁开口处排出,待3-6个月后原发损伤愈合,可通过二次手术还纳造口恢复正常排泄通道。
3、先天畸形
新生儿出现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畸形时,可能需先行结肠造瘘术建立临时排泄通道。待患儿体重达标后,再通过肛门成形术等矫正手术重建正常排泄系统,这类造口多在1-2岁进行关闭。
日常需使用专用造口袋收集排泄物,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洁造口周围皮肤,避免排泄物刺激引发皮炎。建议每5-7天更换造口袋底盘,排便规律改变或造口出现红肿、出血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普外科或造口门诊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