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滤过率偏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该指标反映肾脏滤过功能,降低通常提示肾功能受损。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脱水或血容量不足可能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引起肾小球滤过率短暂性下降。这种情况在补充水分、充分休息后多可恢复,通常不伴随其他异常症状。
2、慢性肾小球肾炎
这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免疫复合物沉积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表现为持续性滤过率降低。患者可能伴有血尿、蛋白尿及水肿,需通过肾活检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或环磷酰胺片等药物延缓肾功能恶化。
3、高血压肾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单位缺血萎缩。此类患者血压多超过140/90mmHg,可能出现夜尿增多。需联合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4、糖尿病肾病
高血糖状态会造成肾小球高滤过和基底膜增厚,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显性蛋白尿及滤过率下降。治疗需严格控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羟苯磺酸钙胶囊等药物,并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若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率持续偏低,需进一步完善尿常规、肾脏超声、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监测血压、血糖水平,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限制高盐高脂饮食。确诊后应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