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肾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肾结石的形成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饮食因素、尿路感染以及药物影响等多种原因有关。当尿液中的某些成分浓度过高或溶解度降低时,就容易析出结晶并逐渐聚集形成结石。

1、代谢异常

高钙尿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问题会导致尿液中钙、尿酸等成分浓度异常升高。这些物质在肾脏中与磷酸盐、草酸盐等结合后形成结晶,长期积累可发展为结石。此类患者常伴随血尿、腰背部疼痛等症状。

2、尿路梗阻

前列腺增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情况可能造成尿液排出不畅。滞留的尿液会浓缩并析出晶体,附着于尿路黏膜表面形成结石核心。这类结石可能引起肾积水,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受损。

3、饮食因素

长期高盐、高蛋白饮食会增加尿钙和尿酸的排泄量。同时饮水不足会使尿液浓缩,降低晶体溶解度。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浓茶等,可能直接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4、尿路感染

变形杆菌等致病菌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这种环境有利于磷酸盐类结晶沉积,形成感染性结石。这类结石通常生长较快,可能伴随发热、尿频等症状。

5、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维生素D制剂可能引起高钙尿症,磺胺类药物则可能直接形成结晶。某些利尿剂如呋塞米也可能增加尿钙排泄,间接促进结石形成。

若存在反复腰痛、血尿或排尿异常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液分析、B超或CT检查可明确结石情况。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限制钠盐和动物蛋白摄入,适当进行跳跃运动帮助小结石排出。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