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通常是由于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在肾脏内蓄积引起的。常见原因包括尿路结石、尿路狭窄、前列腺增生等,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尿路结石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可能堵塞尿路,阻碍尿液排出。结石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黏膜引起血尿,同时导致输尿管痉挛引发肾绞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药物促进排石和缓解症状。
2、尿路狭窄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或后天性瘢痕性狭窄均可造成梗阻。炎症反复刺激、泌尿系统手术创伤等因素可能引发输尿管纤维化,导致管腔直径小于4mm时即可能影响尿液通过。严重者需通过球囊扩张术或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解除梗阻。
3、前列腺增生
多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体积超过30ml时可能压迫后尿道。长期排尿困难会导致膀胱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内压力超过40cmH2O时可能引发尿液反流。临床常用非那雄胺片、多沙唑嗪片、特拉唑嗪胶囊等药物改善排尿功能,必要时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出现腰部胀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超声或CT尿路造影检查。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3000ml饮水量,但肾功能受损者需控制液体摄入。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常规,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