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烧焦食物能否食用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烧焦的食物通常不建议继续食用,因为高温烹饪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偶尔少量误食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烧焦的食物是否可食用需结合烧焦程度、食物类型等因素综合判断。

1、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

食物烧焦后,尤其是肉类、脂肪类食物在高温下可能形成苯并芘。这类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致癌物,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健康风险。例如烧烤、煎炸产生的焦糊部位通常苯并芘含量较高。

2、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

淀粉类食物(如面包、土豆)烧焦时,可能生成丙烯酰胺。动物实验显示该物质具有神经毒性,虽人类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尽量减少摄入。这类物质在120℃以上的高温烹饪过程中容易形成。

3、存在健康隐患

即使去除明显焦黑部分,食物内部仍可能渗透有害物质。蛋白质烧焦会产生杂环胺,可能引发细胞DNA损伤。此外焦糊食物可能刺激消化道黏膜,引起胃部不适或腹泻等症状。

日常烹饪建议控制火候,避免食物烧焦。若不慎烧焦,可将焦糊部分彻底去除,未碳化部分在充分加热后仍可食用。需注意焦糊食物可能影响营养吸收,且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慢性病风险。保持饮食多样化,多摄入新鲜蔬果有助于降低潜在危害。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