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物理降温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物理降温的方法需根据患者年龄、体温及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常见方法包括温水擦浴、冰袋冷敷、补充水分等,并不存在绝对的最佳方案。体温未超过38.5℃时,通常可优先选择温和的物理降温方式缓解症状。

1、温水擦浴

将水温控制在32-34℃,用毛巾蘸取温水后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区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每次擦拭10分钟左右,避免擦拭心前区及腹部,防止不适。

2、冰袋冷敷

将冰袋用薄毛巾包裹后放置于前额、颈部两侧或腋下,每次冷敷不超过20分钟,需间隔1小时后再重复使用。此方法可快速降低局部温度,但需防止冻伤,婴幼儿及皮肤敏感者慎用。

3、补充水分

分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充足水分可促进排汗及排尿,加速体内热量代谢,同时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引发的头晕、乏力等症状。

4、调节环境温度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湿度50%-60%,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通过改善散热环境帮助体温调节中枢恢复正常功能,尤其适合高热伴寒战的患者。

5、退热贴使用

将退热贴敷于额头或太阳穴,通过凝胶层持续挥发放热,每贴作用时间约4-8小时。需注意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婴幼儿使用时需修剪合适尺寸。

进行物理降温期间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或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停止物理降温并及时就医。注意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冷水浸泡等刺激性方法,老年人和婴幼儿实施物理降温时需加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