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溶血症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溶血症是指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发生的贫血性疾病。该病可由红细胞内在缺陷或外部因素异常导致,常见类型包括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1、新生儿溶血症

主要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如母亲为Rh阴性血型,胎儿为Rh阳性血型时,母体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红细胞破裂。典型症状包括黄疸、贫血,严重时可出现核黄疸。

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因机体产生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引发红细胞破坏加速。临床表现为乏力、头晕、皮肤黏膜苍白,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尿。治疗常用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或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

3、药物性溶血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作为半抗原与红细胞结合,诱发免疫反应导致溶血。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寒战、发热、腰背痛等症状,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免疫反应。

若出现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不明原因贫血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Coombs试验、胆红素检测等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光疗、输血或免疫治疗,避免擅自用药加重溶血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