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周身穴位的数量因不同医学体系存在差异,通常可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等类别,现代研究统计范围在300~2000余个不等。
1、经穴
经穴又称十四经穴,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穴位。根据《黄帝内经》记载及后世补充,目前公认的经穴共361个,分布于十二经脉、任脉和督脉上。每个穴位均有固定名称、位置及主治功能,如合谷穴、足三里等。
2、奇穴
奇穴指未纳入十四经但具有特定疗效的穴位,数量约200个。部分奇穴经过临床验证后被标准化,例如太阳穴、印堂穴等,其定位与作用在针灸学中广泛应用。
3、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无固定位置和数量,需根据患者疼痛或病变部位临时确定。这类穴位在《千金要方》中已有记载,强调“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常用于急症或局部病症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通过解剖学、电生理学等方法,发现人体可能存在2000个以上敏感点或反应点,部分与中医穴位重合。建议进行针灸或穴位按摩时,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操作,避免因取穴不当引发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