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属于抗利尿激素的一种,主要通过调节肾脏对钠、钾离子的重吸收和排泄来维持体液平衡。其作用机制复杂,并非直接促进排尿,而是通过保钠排钾减少尿液生成,从而具有抗利尿效果。
1、促进钠离子重吸收
醛固酮可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强钠泵活性,促使钠离子从肾小管腔向血液主动转运。每重吸收1mol钠离子,大约会带动约280ml水的被动吸收,导致尿液生成减少。
2、促进钾离子排泄
该激素能增加肾小管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通过Na-K-ATP酶将细胞内钾离子排入小管液,同时伴随氢离子排泄。这种排钾作用会增强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进一步减少尿量。
3、增加血容量
醛固酮通过钠水潴留作用可使循环血量增加10%-15%,这会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性抑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但整体而言,其保钠保水效应远强于间接利尿作用。
若出现异常水肿、血压升高或低钾血症等情况,建议及时检测血浆醛固酮浓度。临床上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常采用螺内酯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内分泌科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