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丘墟穴位置及作用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丘墟穴位于足外踝前下方,是足少阳胆经的原穴,具有疏肝利胆、通经活络、缓解疼痛等作用。该穴位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调理肝胆相关疾病及下肢不适症状,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以保障安全和疗效。

1、位置

丘墟穴位于足外踝前下方凹陷处,具体定位时可沿外踝前缘作垂直线,再沿外踝下缘作水平线,两线交点处的凹陷即为该穴。取穴时需正坐或仰卧,触摸外踝前下方的凹陷位置,此处通常有明显酸胀感。此穴深层分布有腓浅神经分支及足背动静脉网,准确取穴有助于保证针灸或按摩效果。

2、疏肝利胆

作为胆经原穴,丘墟可调节肝胆气机,改善胆汁排泄异常引起的胁痛、口苦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胆经郁热或肝胆气滞时刺激此穴,能促进少阳经气流通,临床上常配伍阳陵泉、太冲等穴位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等肝胆系统疾病。

3、通经活络

该穴具有疏通胆经气血的作用,可缓解因经络阻滞引起的下肢麻木、踝关节扭伤等问题。通过针灸或艾灸可改善局部气血运行,对于陈旧性踝部损伤、坐骨神经痛等病症有辅助治疗效果,常与悬钟、昆仑等下肢穴位配合使用。

4、缓解疼痛

刺激丘墟穴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目赤肿痛及外踝周围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其镇痛机制与调节胆经气血、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关,对胆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症状有特异性治疗作用,常作为远端取穴应用于头痛、耳聋等症的治疗。

日常进行穴位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以适度力度按揉3-5分钟,注意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皮肤损伤。若需针灸治疗,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医师根据具体病情配伍其他穴位。孕妇、出血性疾病患者及局部皮肤破损者应慎用此穴,进行针灸操作前需排除相关禁忌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