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阴道是连接子宫与外生殖器的肌性管道,主要由阴道口、阴道壁、阴道穹窿、周围支持组织及黏膜层构成,具有排出经血、分娩胎儿等功能。
1、阴道口
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方,是阴道的起始部位,通常被处女膜部分覆盖。处女膜形态因人而异,可能在初次性行为或剧烈运动后发生破裂,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2、阴道壁
阴道壁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正常状态下呈闭合塌陷状。肌层由平滑肌纤维构成,分娩时可扩张至10厘米以上。阴道壁表面存在横向皱襞,可增强组织伸展性,绝经后雌激素下降会导致皱襞减少。
3、阴道穹窿
阴道上端包裹宫颈形成的环形凹陷,分为前、后穹窿及两侧穹窿。后穹窿深度约2-3厘米,与直肠子宫陷凹相邻,临床常通过此处穿刺进行腹腔积液检查。
4、周围支持组织
盆底肌肉群(如肛提肌)及筋膜共同维持阴道正常位置,分娩损伤可能导致阴道壁膨出。会阴体作为阴道与肛门间的楔形组织,可缓冲分娩时的压力。
5、黏膜层
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受雌激素影响呈现周期性变化。黏膜层无腺体结构,但宫颈及前庭大腺分泌物可保持阴道湿润,正常pH值3.8-4.4的酸性环境抑制病原菌生长。
建议日常注意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若出现异常出血、异味或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检查。月经期需勤换卫生用品,避免盆浴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