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腺发炎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导管结石阻塞以及邻近组织炎症扩散等因素有关。若出现腺体肿胀、疼痛或进食时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细菌或病毒感染
口腔卫生不佳或免疫力下降时,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可能通过导管逆行感染舌下腺,引发局部红肿、压痛,严重时可伴随发热。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2、导管结石阻塞
舌下腺导管内形成的钙化结石会阻碍唾液排出,造成腺体肿胀并继发感染,尤其在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明显。确诊后可通过导管扩张术取出结石,必要时配合甲硝唑片控制炎症。
3、邻近炎症扩散
智齿冠周炎、颌下腺炎等周围组织的感染可能蔓延至舌下腺。这种情况下需优先治疗原发病灶,例如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控制感染,待邻近炎症消退后舌下腺症状多可缓解。
日常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餐后及时漱口。若出现腺体持续性肿大、吞咽困难或发热超过38.5℃,建议立即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通过超声或CT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脓肿等并发症。治疗期间避免进食过硬、过烫的食物,减少腺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