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撕裂多与运动损伤、退行性变、直接外伤等因素有关,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该损伤常见于突然发力运动或长期劳损后,需及时干预避免并发症。
1、运动损伤
篮球、短跑等剧烈运动中突然蹬地发力时,跟腱承受的拉力超过其承受极限,易发生部分或完全撕裂。典型表现为足跟部撕裂声、剧烈疼痛及无法提踵。轻度撕裂可通过石膏固定4-6周,配合康复训练恢复。
2、退行性变
长期跟腱炎患者或中老年人跟腱弹性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断裂。此类损伤常伴跟腱钙化或纤维化,需MRI评估损伤程度。完全断裂者建议行跟腱缝合术,术后需穿戴步行靴并逐步开展踝关节活动度训练。
3、直接外伤
锐器切割或重物撞击可直接损伤跟腱,常见开放性伤口合并跟腱断端回缩。急诊处理需清创并修复肌腱,术后应用头孢呋辛等抗生素预防感染,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肌腱愈合。
治疗期间建议穿戴足踝支具限制活动幅度,急性期可冰敷减轻肿胀。恢复期进行离心性腓肠肌拉伸训练,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跟腱部位持续疼痛或再次断裂,需及时复查MRI评估是否需要翻修手术。日常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前充分热身可降低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