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胸部肿块可能与生理性乳腺增生有关,也可能是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炎、乳腺癌等疾病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生理性乳腺增生
女性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刺激乳腺组织增生,形成周期性肿块,常伴有乳房胀痛,月经后可能自行缓解。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红金消结胶囊等中成药调理。
2、乳腺纤维腺瘤
青年女性多见,由乳腺纤维细胞对雌激素敏感度增高引发,肿块呈圆形、质地韧、活动度好。直径小于1厘米且生长缓慢者可观察,较大或增长较快时需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可明确性质。
3、乳腺炎
哺乳期乳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会导致炎性肿块,表现为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需排空乳汁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治疗,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
4、乳腺癌
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能伴随乳头溢血、皮肤橘皮样改变。确诊需结合乳腺超声、钼靶及病理活检,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方案。
建议每月月经后7天进行乳房自检,发现肿块持续存在、快速增大或伴有皮肤改变时,应及时到乳腺外科就诊。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有家族史者需加强监测。所有药物治疗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