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种以肾间质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肾脏疾病,常伴随肾小管萎缩和肾功能逐渐减退。其病因复杂,可能与药物损伤、代谢异常、免疫性疾病或尿路梗阻等因素相关。
1、病因
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镇痛剂、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是常见诱因。代谢性疾病如高钙血症、低钾血症或尿酸盐沉积也可引发。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或反复尿路感染导致的慢性肾盂肾炎也可能进展为该病。
2、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隐匿,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约50%患者会出现高血压,部分患者伴随肾性贫血。实验室检查可见尿液浓缩功能下降,尿常规可能出现少量蛋白尿(通常小于1g/24h)及肾性糖尿。
3、诊断与治疗
诊断需结合病史、尿液检测及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肾活检。治疗核心是去除病因,如停用肾损伤药物、解除尿路梗阻。对于免疫因素导致的病例,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终末期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同时需积极控制高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该病属于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类型,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避免接触肾毒性物质。若出现不明原因肾功能异常或尿液改变,应及时至肾内科就诊完善检查,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并定期评估肾脏储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