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慢传输型便秘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因结肠蠕动减慢导致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延长的功能性便秘。其典型特征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及排便费力,可能伴随腹胀等不适。该病症通常与肠道神经调节异常、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1、肠道蠕动减慢

慢传输型便秘的核心问题是结肠运动功能减弱,粪便通过结肠的速度显著降低。这会导致水分被过度吸收,形成干燥坚硬的粪块。患者常表现为每周自发排便少于3次,且排便时需长时间用力。

2、常见诱因

该病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长期抑制便意造成的直肠敏感性下降,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肠道动力不足,以及钙离子通道异常等病理改变。女性患病率较高可能与孕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3、诊断与治疗

诊断需结合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治疗常采用渗透性泻剂(如聚乙二醇)、促动力药物(如普芦卡必利)配合膳食纤维摄入增加。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盆底肌协调障碍者效果显著,严重病例可考虑骶神经刺激术。

日常应注意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摄入25-30g膳食纤维并保证充足饮水。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等警报症状,应及时至消化科就诊进行系统评估。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长期滥用刺激性泻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