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和茜草在来源、性味归经以及功效作用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区别,临床需根据病情辨证使用。鹿衔草为鹿蹄草科植物,茜草则属于茜草科,两者来源于不同科属的中药材。
1、来源不同
鹿衔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等地区。两者植物基原不同,采集部位也存在差异。
2、性味归经不同
鹿衔草性温,味甘、苦,归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补肾强骨的功效。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主要功效为凉血止血、活血祛瘀,其性味偏于寒凉。
3、功效作用不同
鹿衔草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及虚劳咳嗽等症,常与杜仲、牛膝配伍使用。茜草主要用于血热出血证、血瘀经闭等病症,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妇科常用于治疗崩漏下血,常配伍大蓟、侧柏叶等药物。
需注意两者临床使用禁忌不同,鹿衔草阴虚火旺者慎用,茜草则孕妇及无瘀滞者慎服。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特点选择适宜药物,避免自行配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