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局部瘀斑、脑脊液漏及神经功能损伤等,不同部位骨折的症状存在差异。若发生颅底骨折,应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并治疗。
1、颅前窝骨折
主要表现为眼眶周围皮下瘀斑(“熊猫眼”征)、脑脊液鼻漏及嗅觉丧失。骨折累及筛板时,脑脊液经鼻腔流出,同时可能损伤嗅神经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眼球运动障碍或视力下降。
2、颅中窝骨折
常出现耳后乳突区皮下瘀斑(Battle征)、脑脊液耳漏及听力下降。颞骨岩部骨折可能损伤面神经和听神经,引发周围性面瘫、耳鸣或传导性耳聋。若鼓膜破裂,血液或脑脊液可从外耳道流出。
3、颅后窝骨折
多表现为枕部或乳突区迟发性瘀斑,可能伴随后组脑神经损伤,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骨折累及枕骨大孔周围时,可能引起颈部肌肉肿胀、压痛,严重时可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此类骨折常合并颅内损伤,需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患者应避免擤鼻、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降低感染风险。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及并发症选择保守观察或手术干预,一切诊疗措施应在神经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