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支持治疗等,需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常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可选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真菌感染需使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若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需联合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用药期间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肝肾毒性。
2、手术治疗
对于脑脓肿、硬膜下积脓等局部化脓性病灶,或出现梗阻性脑积水时,需通过开颅手术清除病灶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力,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术后仍需配合抗感染治疗。
3、支持治疗
颅内压增高者可静脉输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高热患者需物理降温,癫痫发作者需口服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物。重症患者需进行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治疗。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脑脊液指标变化。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情绪激动。若出现头痛加剧、呕吐、意识障碍等表现,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治疗周期通常为4-8周,出院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头颅CT/MRI,防止感染复发或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