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头蚴病是一种由曼氏迭宫绦虫幼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青蛙、蛇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传播。感染后可能引发皮下结节、眼部炎症及神经系统损伤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
裂头蚴病的病原体是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其生命周期涉及多个宿主。中间宿主包括青蛙、蛇等,终宿主多为猫、狗等食肉动物。人类通常因误食含幼虫的未煮熟肉类,或皮肤接触含幼虫的污染水源而感染。幼虫侵入人体后,可迁移至皮下组织、眼部或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游走性包块,引发局部红肿、疼痛、视力下降,甚至癫痫、头痛等神经症状。内脏受累时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全身反应。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影像学检查及血清抗体检测。
预防裂头蚴病需避免生食或半生食蛙、蛇等动物,处理生肉时佩戴手套,不饮用未经处理的自然水源。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确诊后通常采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抗寄生虫药物治疗,严重时需手术摘除病灶。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确保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