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肝藏血”是脏腑理论中对肝脏生理功能的概括,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以及濡养组织的作用。这一理论体现了中医对人体气血运行的整体认识。
1、贮藏血液
肝在人体安静状态下能储存部分血液,起到储备和调节的作用。当机体活动量增加时,肝能将储存的血液输布至全身,满足四肢运动、眼睛视物等功能需求。这与现代医学认识的肝脏血窦贮血功能有相似之处。
2、调节血量
肝根据昼夜节律和机体状态调整血流量。白天活动时肝血外输,夜间休息时血液归肝。这种调节机制与女性月经周期形成密切相关,肝血不足可能导致月经失调,临床上常用四物汤等方剂调理。
3、濡养组织
肝血能滋养筋脉、爪甲、双目等组织。肝血充盈则筋骨强健、视力清晰,若肝血亏虚易出现肢体麻木、视物模糊等症状。中医治疗干眼症、夜盲症常从养肝血入手,选用枸杞子、当归等药材。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伤肝血。饮食可适当食用猪肝、菠菜等补血食材,配合逍遥散等疏肝理气方药调理。若出现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肝血失调症状,建议到正规中医机构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