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英文缩写,指以全身性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这种病理状态通常由感染、严重创伤、恶性肿瘤等疾病诱发,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DIC的发生主要与凝血系统过度激活有关。当机体受到致病因素刺激时,大量凝血酶生成引发广泛微血栓形成,同时消耗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随着病情进展,继发性纤溶亢进会导致异常出血,表现为皮肤瘀斑、黏膜出血或内脏出血。临床上常见于脓毒症、产科急症(如羊水栓塞)、急性白血病等疾病。诊断需结合血小板计数下降、纤维蛋白原降低、D-二聚体升高等实验室指标,同时存在原发疾病证据。
对于疑似DIC的患者,应及时到血液科或重症医学科就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控制,如抗感染治疗或肿瘤化疗,同时根据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输注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血液制品。抗凝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密切监测出血风险。日常需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出血情况,避免外伤,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