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粒肿的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选择,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最佳方案。临床常用方法包括一般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以及继发感染处理等,需遵医嘱选择合适方案。
1、一般处理
早期体积较小的霰粒肿可暂不干预,部分患者通过眼部清洁和热敷可自行吸收。每日使用40℃左右热毛巾敷眼10-15分钟,每日3-4次,有助于促进睑板腺分泌物排出,缓解腺管阻塞。
2、药物治疗
继发细菌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药物,如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控制感染。对于伴有明显炎症反应者,可短期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需严格遵循疗程防止并发症。
3、手术治疗
直径超过5mm或持续3个月未消退的霰粒肿,建议行霰粒肿切开刮除术。该门诊手术在局麻下进行,通过睑结膜面切口清除囊内容物及囊壁,术后需配合抗生素眼药预防感染。
4、中医治疗
中医眼科常采用清热散结类中药外敷,如蒲公英煎水熏洗或遵医嘱使用拔云退翳丸等中成药。需注意中药制剂可能存在过敏风险,使用前应进行皮肤测试。
5、继发感染处理
合并急性化脓性炎症时,需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排脓,避免挤压防止炎症扩散,同时加强局部消毒护理。
出现霰粒肿后应避免自行挑破或挤压,保持眼睑清洁。反复发作或多发性霰粒肿患者需排查睑缘炎、脂溢性皮炎等基础疾病。治疗期间注意用眼卫生,减少化妆品使用,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若肿块迅速增大、影响视力或伴有全身症状,应立即到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