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栓塞可能与血栓形成、心脏疾病、血管损伤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当心脏或血管内的栓子脱落并阻塞肾动脉时,会导致肾脏缺血,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1、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脱落是常见原因。这些栓子随血流进入肾动脉后,可能造成血管完全或部分堵塞,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腰痛、血尿、尿量减少等症状。通常需要根据病情使用华法林、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抗凝药物,必要时通过导管取栓术清除血栓。
2、心脏疾病
房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易形成心脏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时,可能随血流到达肾脏血管。此类患者常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原发病症状,治疗需联合胺碘酮控制心律,并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严重时需行介入溶栓治疗。
3、血管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介入术后内膜损伤等情况可能诱发局部血栓形成。血管壁完整性破坏后,血小板易在破损处聚集形成栓子。这类患者往往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需控制原发病,急性期可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若出现持续腰痛伴肉眼血尿、少尿等症状,建议立即进行肾动脉CTA或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栓子再次脱落。日常应注意控制血压、血脂水平,降低血管病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