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视力纠正方法主要包括光学矫正、药物治疗、手术矫正、视觉训练以及日常护理等,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1、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是常见的矫正方式,通过调整镜片度数使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改善视力模糊。需定期复查视力并调整镜片度数,避免长期佩戴不合适的眼镜加重眼疲劳。
2、药物治疗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如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缓近视进展,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部分患者可能联合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
3、手术矫正
适用于18岁以上且近视度数稳定的患者,常见术式包括准分子激光(LASIK)、全飞秒激光(SMILE)及人工晶体植入术(ICL)。需通过角膜厚度、眼压等术前检查评估手术适应证。
4、视觉训练
针对调节功能异常的患者,可通过翻转拍、字母表等工具进行调节灵敏度训练,改善近距离用眼时的聚焦能力。需在视光师指导下规范进行,每周3-5次。
5、日常护理
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遵循“20-20-20”用眼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物体20秒)。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持30-40厘米的阅读距离,定期进行屈光度筛查。
近视患者应每半年至一年进行散瞳验光、眼轴测量等检查。若出现视物变形、闪光感等异常需及时就诊。手术矫正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术后严格遵循复查和用药要求。儿童青少年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防控手段,避免自行使用未经验证的视力康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