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正确取大便进行消化内科检查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进行消化内科检查时,正确采集大便样本需注意清洁取样、避免污染等关键环节。通常需准备专用容器、选取异常部分样本,并在规定时间内送检。

1、准备专用容器

采集前应在医院或药店获取无菌便盒,避免使用吸水性强或含化学物质的容器。家用器皿若未彻底消毒,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取便时不可混入尿液、水或纸巾,防止干扰病原体或潜血检测。

2、规范取样方法

排便后立即用便盒附带的取样棒,选取表面异常部分(如黏液、血丝处)或不同部位的5-10g样本(约蚕豆大小)。若为稀便,需取3-5ml液体成分。避免接触便池或马桶内壁,建议在清洁干燥便盆中取样。

3、及时送检处理

样本需在排便后2小时内送检,炎热季节需在1小时内完成。若暂时无法送检,应将便盒密封后置于2-8℃冰箱冷藏,但不可超过24小时。寄生虫检查需保持样本温度在25℃左右,阿米巴滋养体检测需在30分钟内完成送检。

采集过程中应避免月经期取便,女性需注意避开阴道分泌物。取样前3天需停用铋剂、铁剂等可能干扰检测的药物,并保持正常饮食。若进行反复检查,需按医生要求分次采集不同时间段的样本。所有操作完成后需及时洗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