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脊髓损伤如何分级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脊髓损伤的分级通常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功能保留情况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两大类,具体可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标准分为A至E级。不同分级对应不同的神经功能状态,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1、A级(完全性损伤)

骶段脊髓S4-S5区域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保留。损伤平面以下包括肛门周围的感觉和自主收缩功能完全丧失,患者可能出现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此阶段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范围。

2、B级(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功能保留,但无运动功能。患者可能保留部分触觉或温度觉,但无法自主控制肌肉活动。此类损伤常伴随神经根部分保留,需结合肌电图评估神经传导状态。

3、C级(不完全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保留,且关键肌群的肌力小于3级。患者可进行轻微肌肉收缩但无法抵抗重力,如踝关节背屈动作困难。康复治疗需重点进行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维持。

4、D级(不完全性损伤)

关键肌群的肌力达到或超过3级,患者可完成抗重力动作但存在肌力减弱。如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者可辅助行走,但步态可能异常。此阶段需定制矫形器和步态训练方案。

5、E级(正常)

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神经学检查无异常表现。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轻微反射异常,需定期随访观察是否存在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分级需通过系统的神经学检查、影像学评估和功能测试综合判定。建议患者在损伤后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评估,根据分级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同时注意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