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囊肿是女性排卵后黄体持续存在或囊性扩张形成的生理性囊肿,属于妇科常见病变。该囊肿多为单侧发生,直径一般在2-6厘米,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多数可在3个月内自行消退。
黄体囊肿的形成与排卵后黄体未按时萎缩有关。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后卵泡壁细胞会转化为黄体,若未受孕则逐渐退化。当黄体持续存在并有液体潴留时,可发展为直径超过3厘米的囊性结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隐痛、月经周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约30%病例无明显临床症状。
超声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典型表现为卵巢内圆形无回声区,囊壁较厚且血流信号丰富。血液检测可发现孕酮水平轻度升高。需注意与卵巢肿瘤、异位妊娠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尤其当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或存在血流紊乱时,需提高警惕。
对于无症状患者建议3个月经周期后复查,约85%可自然消退。若出现剧烈腹痛需警惕黄体破裂,此时需急诊处理。有生育需求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保守治疗无效或持续增大的囊肿可考虑腹腔镜手术剔除。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月经后半周期需减少腹部压力,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监测囊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