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骨髓抑制通常根据血细胞减少程度分为0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五个等级,具体分度需结合血常规检查结果判断。主要依据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数值进行划分。
1、0度:中性粒细胞≥1.5×10⁹/L,血小板≥100×10⁹/L,血红蛋白≥110g/L。此时骨髓功能基本正常,无需特殊处理,注意定期复查血常规即可。
2、Ⅰ度
中性粒细胞1.0-1.4×10⁹/L,血小板75-99×10⁹/L,血红蛋白95-109g/L。可能出现轻微疲劳,需加强营养支持,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可考虑使用升白药物。
3、Ⅱ度
中性粒细胞0.5-0.9×10⁹/L,血小板50-74×10⁹/L,血红蛋白80-94g/L。感染风险增加,建议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4、Ⅲ度
中性粒细胞0.3-0.4×10⁹/L,血小板25-49×10⁹/L,血红蛋白65-79g/L。需进行保护性隔离,严格预防感染,输注血小板阈值可调整至20×10⁹/L以下,必要时输注红细胞。
5、Ⅳ度
中性粒细胞小于0.3×10⁹/L,血小板小于25×10⁹/L,血红蛋白小于65g/L。属于重度骨髓抑制,需立即住院治疗,进行成分输血支持,加强抗感染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建议化疗后每周监测2-3次血常规,出现发热、出血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分度等级、患者基础状况及化疗方案调整,所有治疗措施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