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正确使用后溪穴进行保健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后溪穴作为手太阳小肠经的常用腧穴,正确使用可通过按摩、艾灸、针灸及穴位配伍等方式发挥保健作用。该穴位位于手掌尺侧,第五掌指关节后缘凹陷处,刺激时需准确定位并掌握适宜手法。

1、按摩

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宜,单次持续按压3-5分钟。可配合揉法以画圈方式按摩,每日2-3次有助于缓解颈肩僵硬。急性疼痛发作时可加强按压频率,但需避免用力过度造成皮肤损伤。

2、艾灸

采用温和灸法,艾条距离皮肤3-5厘米进行熏烤,每次15-20分钟。注意保持艾条燃烧端与穴位的安全距离,局部出现灼热感应及时调整高度。阴虚体质者慎用此法,施灸后需注意保暖避免受风。

3、针灸

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选用0.30mm×40mm规格毫针直刺0.5-1寸,得气后留针20分钟。常用于治疗急性腰痛或落枕,行针时可配合捻转补泻手法。自行操作存在感染风险,非医疗人员不宜尝试。

4、穴位配伍

配申脉穴治疗目赤肿痛,配合谷穴改善头痛,与风池穴协同调理颈项强痛。配伍使用时需注意各穴位刺激强度的协调,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配穴方案。

日常保健建议每日按摩1-2次,单次不超过10分钟。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重或头晕等异常反应需立即停止操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及妊娠期妇女慎用穴位刺激疗法,进行针灸治疗前应完善凝血功能检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