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甘蔗通常是由于霉变导致,食用后可能存在中毒、消化系统症状、神经损伤等健康风险,不建议食用。
1、中毒风险
红心甘蔗变质多因节菱孢霉菌感染,该霉菌可产生3-硝基丙酸毒素。这种毒素性质稳定,高温蒸煮难以破坏,误食后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反应。曾有文献报道,摄入10g霉变甘蔗即可出现中毒症状,重症者可能在2-3小时内危及生命。
2、消化系统症状
霉变甘蔗中的毒性物质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肛门灼热感或便血,严重脱水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临床统计显示,约85%的中毒者首诊主诉为消化系统不适。
3、神经损伤
3-硝基丙酸具有神经毒性,可通过血脑屏障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中毒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四肢抽搐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发生意识障碍或昏迷。儿童及老年人因代谢能力较弱,更易出现神经功能受损的后遗症。
4、肝肾损伤
毒素代谢过程中会加重肝肾负担,长期或大量摄入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尿量异常等肝肾功能异常。尸检研究表明,中毒死亡病例普遍存在肝细胞坏死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等病理改变。
日常应避免食用红心、发软的甘蔗,储存时应保持通风干燥。若误食后出现口唇麻木、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催吐并携带残留甘蔗就医,及时进行血液灌流等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甘蔗汁开封后应在2小时内饮用完毕,避免微生物滋生。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