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孩子一般多大能走路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孩子通常在12~18个月左右能够独立行走,但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不同,存在个体差异。以下是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及注意事项:

1、扶站阶段(9~12个月)

大部分孩子在9~12个月时能够扶着家具或墙壁站立,这是行走前的准备阶段。此时下肢肌肉力量逐渐增强,但平衡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家长需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尖锐物品或高处跌落风险。不建议使用学步车,以免影响骨骼正常发育。

2、尝试行走阶段(12~15个月)

约半数孩子在周岁后开始尝试独立迈步,初期步伐不稳且容易跌倒。此阶段可通过鼓励孩子扶物移动或牵手练习,帮助建立行走信心。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踮脚走路、双下肢不对称等异常步态,若持续存在需就医排查髋关节发育问题。

3、稳定行走阶段(15~18个月)

多数孩子在15个月后能较稳地行走,部分发育较快者甚至在1岁前完成。此时孩子可自主转弯、蹲下站起,活动范围扩大。家长需注意居家防撞措施,如桌角包边、地面防滑等,避免因跌倒造成外伤。若18个月后仍无法独立行走,建议就诊评估运动发育情况。

日常生活中应鼓励孩子多趴、爬行以锻炼核心肌群,促进运动协调性。避免过早强迫站立或行走,需遵循自然发育规律。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大运动发育进程,如有明显落后应及时寻求儿科医生指导。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