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瘫痪症俗称“鬼压床”,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发作性睡病、焦虑障碍等疾病因素有关。生理性原因多与睡眠质量相关,病理性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
1、生理性原因
睡眠不足、作息紊乱或心理压力过大会增加睡眠瘫痪发生概率。快速眼动期睡眠与清醒状态切换异常时,大脑虽已部分清醒,但肌肉仍处于低张力状态,形成短暂肢体无法活动的现象。侧卧睡姿、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发作。
2、发作性睡病
这是一种以日间过度嗜睡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伴发睡眠瘫痪。该病症与下丘脑分泌素缺乏有关,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可使用莫达非尼、羟丁酸钠等促醒药物进行治疗。
3、焦虑障碍
长期焦虑状态会导致睡眠结构紊乱,增加睡眠瘫痪发作频率。此类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心理治疗联合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可改善症状。
若每月发作超过2次或伴有猝倒发作,建议到神经内科进行系统检查。日常保持卧室环境舒适,避免仰卧位睡眠,午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可有效降低睡眠瘫痪发生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