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组胺药物、抗感染治疗、糖皮质激素、外用药物以及日常护理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选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高热等表现,应及时就医。
1、抗组胺药物
感染性荨麻疹患者常伴有皮肤瘙痒、风团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物。这类药物能够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症状,但用药期间需注意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2、抗感染治疗
针对细菌或病毒感染诱发的荨麻疹,需积极控制原发感染。细菌感染者可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者可选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确定。
3、糖皮质激素
对于症状严重或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等并发症,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
4、外用药物
局部皮肤瘙痒明显时,可配合使用炉甘石洗剂、复方薄荷脑软膏等外用制剂。这些药物能通过冷却、收敛作用减轻皮肤不适感,但需避免涂抹于破损皮肤处,防止继发感染。
5、日常护理
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抓挠患处。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洗床品以减少尘螨刺激。饮食上需忌食海鲜、辛辣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以增强免疫力。
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危急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建议完善免疫功能检查以排除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