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存在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或伴有全身性疾病等情况的一类尿路感染。其与单纯性尿路感染的主要区别在于感染风险因素和治疗难度。
1、定义特点
复杂性尿路感染常伴随尿路解剖结构异常,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也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相关。这些因素导致病原体更易定植且难以清除。
2、常见诱因
导尿管留置是最主要诱因,其他如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先天性尿路畸形等均可增加感染风险。老年患者因合并症多,发病率显著升高。
3、致病菌特点
除大肠埃希菌外,克雷伯菌、肠球菌等耐药菌检出率较高。约15%-25%的病例存在混合感染,抗菌药物选择需考虑细菌耐药性及患者肝肾功能。
4、治疗难点
治疗周期通常需延长至7-14天,部分病例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方案。约30%患者会反复发作,对于存在尿路畸形的患者,需手术矫正后才能根治感染。
该病易发展为肾盂肾炎甚至脓毒血症,确诊后需尽早完善泌尿系超声、CT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憋尿和会阴部清洁不当。若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应及时复查尿培养和血常规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