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放血拔罐疗法利弊何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放血拔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可能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疼痛、祛湿排毒等作用,但也存在皮肤损伤、感染风险以及禁忌人群等弊端。其具体应用需结合个人体质及病症特点进行判断。

1、促进血液循环

放血拔罐可通过负压刺激局部皮肤和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氧状态。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肩颈僵硬、肌肉酸痛等症状,可能有助于缓解局部淤血状态,但需注意操作力度避免过度刺激。

2、缓解局部疼痛

该疗法常用于治疗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的关节疼痛或软组织损伤。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作用于疼痛部位,可能暂时减轻神经末梢的压迫感,但无法根治器质性疾病,如椎间盘突出等需配合其他治疗。

3、祛湿排毒

中医理论认为此法可疏通经络,促进体内湿气排出。对于湿热体质人群出现的痤疮、湿疹等皮肤问题可能具有辅助改善作用,但缺乏现代医学研究直接证实其排毒机制。

1、皮肤损伤

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表皮破损、皮下出血或水疱形成,尤其是凝血功能异常或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创面愈合延迟。治疗后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2、感染风险

若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环境不洁,可能引发毛囊炎、蜂窝组织炎等细菌感染。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污水。

3、禁忌人群

体质虚弱、贫血、孕妇及皮肤破损者不宜采用此法。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因局部刺激引发血压波动,严重过敏体质者存在诱发全身性反应的风险。

进行放血拔罐前应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后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局部红肿扩散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处理。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治疗部位直接受风,治疗间隔时间不宜短于7天以确保皮肤恢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