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换牙顺序通常从下中切牙开始,随后依次为上中切牙、下侧切牙、上侧切牙、第一磨牙、尖牙,最后是第二磨牙。这一过程存在个体差异,但整体遵循由前向后、对称萌出的规律。
1、下中切牙
下中切牙是儿童最早更换的乳牙,通常在6-7岁时开始松动脱落,随后恒牙逐渐萌出。此阶段需注意乳牙滞留问题,若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脱落,可能需拔除乳牙以避免牙齿排列异常。
2、上中切牙
上中切牙一般在7-8岁完成替换,其萌出位置对前牙美观影响较大。部分儿童可能出现恒牙萌出后暂时性缝隙较大或轻微外翘现象,通常随颌骨发育逐渐改善,但若存在明显错位需早期干预。
3、第一磨牙
第一恒磨牙约在6岁左右萌出,位于乳磨牙后方,不替换任何乳牙。因其咬合面沟窝较深且萌出时间早,容易发生龋坏,建议及时进行窝沟封闭。家长需注意此阶段可能伴随牙龈肿胀或咀嚼不适。
4、尖牙和第二磨牙
尖牙通常在9-12岁替换,而第二恒磨牙多在12-13岁萌出。此阶段需关注牙齿排列是否整齐,部分儿童可能出现恒牙拥挤或萌出空间不足的情况,必要时需进行正畸评估。
换牙期间应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培养早晚刷牙习惯,限制高糖饮食。若发现乳牙过早脱落、恒牙迟萌超过半年或明显咬合异常,建议及时就诊儿童口腔科进行专业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