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由脑部血液供应暂时性不足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其发病机制与微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因素相关,可能预示脑梗死风险,需及时干预。

1、发病机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与脑部小动脉微血栓脱落有关,脱落的栓子随血流移动时可短暂阻塞血管,引起局部缺血。此外,血管痉挛、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血压骤降)也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尤其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存在斑块的人群。

2、常见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含糊不清、视野缺损或黑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眩晕、行走不稳。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且不遗留永久性神经损伤。症状特点与受累血管区域相关,例如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常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而椎基底动脉缺血多引起平衡障碍。

3、潜在风险

约1/3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可能在后续发生脑梗死,尤其在发病后48小时内风险最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会显著增加复发概率。临床数据显示,未经规范治疗的患者,1年内脑卒中发生率可达10%-20%。

出现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完善头部MRI、血管超声等检查。日常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和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建议定期进行颈动脉斑块筛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脑血管事件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