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点滴出血如何处理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点滴出血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局部压迫、冷敷、调整穿刺部位、药物治疗以及针对凝血异常的治疗等,需根据具体原因处理。以下是常见处理措施:

1、局部压迫

立即用消毒棉球或纱布按压穿刺点上方1~2厘米处,持续5~10分钟。若出血量较大,可延长按压时间至15分钟,同时保持手臂伸直避免屈曲。

2、冷敷处理

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穿刺部位,每次10~15分钟。低温可促进血管收缩,减少渗血,间隔1小时可重复冷敷,避免冻伤皮肤。

3、调整穿刺部位

若因血管条件差导致反复渗血,需更换穿刺部位至弹性较好的静脉。操作时需确保针头完全刺入血管,避免针尖斜面部分滞留皮下。

4、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凝血功能异常者可能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因子制剂。

5、凝血异常治疗

若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友病导致出血,需立即停用抗凝药物,并配合输注血小板悬液、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血液制品,同时监测凝血四项指标。

日常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48小时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活动。若持续渗血超过24小时、出现皮下血肿或伴有头晕心悸等症状,应及时返院处理。切勿自行拆除敷料或涂抹药膏,以防感染。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