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一般呈无色或淡黄色,若颜色异常可能与血尿、血红蛋白尿、药物或食物影响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避免延误治疗。
1、血尿
当尿液中混入红细胞时,可能出现洗肉水色、粉红色甚至鲜红色。这种情况常见于急性肾炎、尿路结石、膀胱肿瘤等疾病。例如肾小球肾炎会导致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进入尿液,患者常伴有水肿和高血压症状,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
2、血红蛋白尿
血管内溶血导致血红蛋白大量释放,经肾脏滤过后形成浓茶色或酱油色尿液,多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溶血性贫血或输血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寒战、发热、腰背痛等症状,需及时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孢素软胶囊、叶酸片等药物控制溶血。
3、药物或食物因素
服用利福平胶囊可使尿液呈橙红色,摄入大量甜菜或火龙果可能出现红色尿液。这种颜色改变通常呈一过性,停药或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2-3日内可自行消退,但需注意与病理性血尿进行鉴别。
发现尿液颜色异常时,建议留取晨尿标本进行尿常规、尿沉渣镜检和尿蛋白定量检测。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或抗生素,特别是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可能影响肾功能药物需谨慎使用。伴有尿频、尿痛或腰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