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是中医对肠道内发生痈肿类疾病的统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急腹症。其发病多与饮食不节或湿热内蕴有关,临床以右下腹疼痛、发热为主要特征。
中医认为肠道气血运行受阻时,湿热瘀毒蕴结于肠腑,可导致局部血瘀肉腐而形成痈肿。患者常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按压时痛感加剧,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等症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若热毒炽盛可能引发肠穿孔等危重证候。传统治疗常采用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等方剂,通过清热解毒、通腑排脓来缓解症状。
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到普外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需特别注意,若腹痛突然缓解但伴随全腹压痛,可能提示肠穿孔,此时需急诊手术治疗。用药需严格遵循中医师指导,不可自行服用泻下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