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痣是一种先天性皮肤发育异常,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呈疣状或线状排列。这种病变属于良性增生,多数在出生时或儿童期出现,可能与胚胎期外胚层发育异常有关。
表皮痣的形成主要与皮肤表皮细胞过度增殖相关,其具体机制涉及基因突变等因素。皮损常呈现淡褐色至棕黑色,表面粗糙且质地坚硬,好发于躯干、四肢等部位。部分患者在青春期前后皮损范围可能扩大,极少数病例可能伴随骨骼发育异常或神经系统病变,这种情况被称为表皮痣综合征。虽然绝大多数表皮痣不会恶变,但存在一定概率发展为基底细胞癌等皮肤肿瘤,需定期观察变化。
日常应注意避免搔抓或摩擦皮损部位,防止继发感染。若皮损面积较大、生长迅速或伴有其他系统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激光、冷冻或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案,切勿自行使用腐蚀性药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