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二度肿大是临床对扁桃体体积的评估结果,指扁桃体体积超过腭咽弓但未超过咽喉中线。该现象多由感染、炎症反应或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干预。
1、感染因素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如链球菌感染可导致急性扁桃体炎,EB病毒感染可能引发扁桃体显著肿大。病原体侵袭会导致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或白色膜状物。
2、炎症反应
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在反复受刺激时可能发生慢性炎症,表现为长期肿大且质地变硬。吸烟、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导致扁桃体持续处于二度肿大状态。
3、免疫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过敏反应可能引发扁桃体异常增生。这类情况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反复低热、淋巴结肿大等,需通过免疫学检查明确诊断。
患者可能出现咽部异物感、夜间打鼾、口臭等伴随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或引发中耳炎、肾炎等并发症。诊断需结合咽部视诊、血常规及病原学检测,必要时进行EB病毒抗体、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专项检查。治疗方面,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需应用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慢性病例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饮食。若出现持续发热、吞咽障碍或呼吸不畅,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抗生素用量,防止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