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咿呀学语并不能完全排除存在听力损失的可能性。部分听力异常的婴幼儿仍可能发出无意识的咿呀声,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宝宝出现咿呀学语说明具备基本的发声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听力完全正常。单侧听力受损或轻度听力损失的婴幼儿仍可能发出无意识的声音,但对特定频率声音的感知可能存在障碍。某些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在6-9月龄时仍会发出类似正常婴儿的喃语,但后期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
家长需关注宝宝对日常声音的反应灵敏度,如对门铃声、玩具声响是否出现转头寻找声源等行为。我国规定新生儿出生后需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应在3月龄前完成诊断性检查。若发现宝宝语言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或对呼唤名字反应迟钝,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进行声导抗、耳声发射等专业检测。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让婴幼儿接触高分贝噪音环境,注意预防中耳炎等耳部感染。对已确诊听力障碍的患儿,6月龄前是佩戴助听器的最佳干预期,重度患者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