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但中毒后及时采取清除毒物、血液净化等治疗手段可提高生存率。临床常用方法包括清除毒物、血液净化、抗肺纤维化治疗、支持治疗等,需根据中毒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干预措施。
1、立即清除毒物
口服中毒者需立即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同时用白陶土或活性炭吸附残留毒物,配合甘露醇等导泻剂促进肠道排泄。皮肤接触者需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冲洗皮肤15分钟以上。
2、血液净化治疗
中毒6小时内进行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血液中的百草枯,重度中毒者可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血液净化需在中毒早期开展,超过24小时后实施效果显著下降。
3、抗肺纤维化治疗
早期应用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等药物抑制炎症反应,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抗氧化治疗,可延缓肺纤维化进程。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
4、支持治疗
给予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但需注意高浓度氧可能加重肺损伤。针对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需进行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救治措施。
百草枯中毒致死率与摄入量密切相关,10ml以上即可导致不可逆损伤。中毒后应立即携带农药包装送往具备血液净化条件的医院,任何延误都可能影响救治效果。治疗过程中需严格监测尿百草枯浓度及肺CT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